社福專欄
Social Welfare Column
Social Welfare Column
發文日期 : 2025/8/22
文/謝幸儒
(圖片來源 : Adobe stock)
阿斯是家中的長女,下方還有一對正在讀書的弟妹。
父母早年離異,媽媽遠赴台灣工作賺錢,阿斯便承擔起母責,不僅要努力讀書,還要照顧弟妹,幫助外公、外婆種菜,省下家裡每一分開銷。
每當媽媽越洋來電,弟妹們總是迫不及待搶著與媽媽視訊,他們有時笑著分享學校趣事,有時又抱怨家裡漏水以及外公、外婆生病卻沒錢看醫生。
媽媽的聲音從螢幕那頭傳來,溫柔卻帶點無力感…她只能叮嚀阿斯:「多照顧弟妹和外公、外婆,好嗎?」
高中畢業的阿斯,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——是繼續升學,將來到澳洲打工?還是現在就飛台灣,替媽媽分擔家計?她的心像被拉扯,任何選擇都讓媽媽心疼。
這時,妹妹的哭聲從房間傳來。阿斯走過去,看見她蜷縮在角落,眼睛紅紅的,原來!在學校有人取笑她:「家裡破舊,連新鞋都沒有。」還有人說:「營養不良,好欺負!」阿斯心裡一緊,輕輕拉起妹妹的手,低聲安慰:「別理他們,我在這裡。」她蹲下身,陪著妹妹,確保她不再受驚,也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:無論多辛苦,我都要守護家人。
兩年後,阿斯踏上台灣的土地,開始擔任阿公的看護。
阿公罹患帕金森氏症,生活需要照顧,與女兒同住的阿公,日常充滿課程和活動——唱歌班、桌球班、運動課,每一項都由阿公的女兒細心安排,只希望爸爸即使生病,也能保持愉快心情。
雖然阿斯不會說國語,但阿公的女兒準備了中文紙板與圖片,幫助她理解每個指令,阿斯很認真學習照護技巧,短短兩週,便能獨立帶阿公搭計程車,參加各種課程。阿斯緊握著阿公微微顫抖的手,低聲說:「阿公,我會好好照顧您的。」此時的阿斯心裡湧上一股暖意。
一天,阿公的女兒問阿斯:「你媽媽在台北工作嗎?我們去台北回診時,我帶你去見媽媽,好嗎?」阿斯緩緩點頭,聲音卻低了下來:「我媽媽還不知道我來台灣工作。」她慢慢將自己的故事告訴阿公的女兒,對方聽後深受感動,但仍建議阿斯,應該與久未見面的媽媽見上一面。
等待電話接通的那一刻,阿斯的心跳像鼓點般急促,手心全是汗,時間彷彿被拉長,每一秒都充滿期待與緊張。電話那端,媽媽聽到阿斯來台工作的消息,驚訝中帶著無法掩飾的喜悅,聲音顫抖,眼淚順著臉頰滑落,螢幕兩端的母女,隔著千里卻緊緊相連,淚水和笑聲交織,溫暖了彼此的心。
阿斯低聲道謝,也向雇主表達感激,輕聲說:「請多多指教,我會努力學習。」那一刻,她感受到一種被理解、被接納的安心,也明白自己踏出的每一步,都帶著對家的守護與愛。
後來,母女未必能常見面,但阿斯說:「媽媽希望我專心工作,不麻煩雇主。能透過視訊互道晚安,一起為明天努力,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。」
更多【多國語言 重要宣導】